在“觉醒的奴隶”对面,是所谓的“年轻奴隶”。这个形象虽然轮廓较为清晰,但似乎存在于一个独立的世界中:面部埋藏在左臂中,右臂则环绕着臀部。雕塑的块面构图狭窄,略微弯曲的膝盖进一步突出了对称构图的特点。此处展现了对人体解剖学的深刻理解,弯曲的肱二头肌线条与肱三头肌的自然褶皱处理均得以细致呈现。
年轻奴隶的双腿微微弯曲,左臂举起半遮面部。右臂弯曲并藏于背后,形成螺旋状,与米开朗基罗在西斯廷天顶画中描绘的《裸男》手法如出一辙。尽管人物上半身已从大理石块中完全雕刻出来,但头部仅粗略勾勒,遍布凿痕,这正是米开朗基罗使用凿子雕刻的典型特征。
一张年轻的面孔正逐渐显现,与强健的躯体形成鲜明对比。米开朗基罗始终从正面向后方雕刻,这一点在《年轻奴隶》中尤为明显,该雕像正努力从石块中挣脱,石块上仍留有大型凿子留下的粗糙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