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

144

19世纪50年代,关于如何保存米开朗基罗于1504年创作的大理石雕像《大卫》的激烈讨论拉开帷幕,该雕像原计划矗立于西尼奥里亚广场。建筑师埃米利奥·德·法布里斯受托设计一座四边形观景台,位于现今被称为“古代绘画画廊”的底部,与今日的“囚徒厅”相呼应。原计划于1873年将米开朗基罗的《大卫》置于该展台中央,上方设有一个形似圆顶的天窗。然而,当年8月,这座雕像被拆解(使用专门为此次搬迁制作的木制框架)并通过轨道运往学院美术馆。然而,当抵达学院美术馆时,由于……因为观礼台尚未完工!档案记录显示,这座雕像被存放在木制推车中,一直停放在建筑外,直到1882年观礼台完工并向公众开放。这意味着大卫在木箱中度过了整整9年!

最初, tribune 的两翼展示了米开朗基罗本人创作的杰作复制品,随后改为圆形画。如今,我们可以在 tribune 的两翼欣赏大卫与其他16世纪艺术家如布隆齐诺、切奇诺·萨尔维亚蒂和阿洛里等人的作品。选择这些艺术家特别旨在突出他们在米开朗基罗生前与他的联系,以及他的作品对他们的文化影响。

右翼致敬

右翼致敬

 

这就是我们在本报告中试图通过弗朗切斯科·萨尔维亚蒂的《圣母与圣婴、圣约翰和戴维右手边的天使》来做的事情。萨尔维亚蒂曾师从安德烈亚·德尔·萨尔托,拥有漫长而充满活力的职业生涯,足迹不仅遍布佛罗伦萨和罗马,还远至法国,最终在枫丹白露国际风格主义宫廷工作。

圣母与圣婴的虹彩色调,这种曼耶利斯艺术家擅长的表现手法,在此作品中焕发出光芒;这些色调曾在2003年经过修复,但修复后显得过于鲜明。

弗朗切斯科·萨尔维亚蒂与米开朗基罗的联系不仅体现在他的人物动态姿势和夸张扭曲的处理上,还因为他曾协助保存大卫雕像手臂的大理石碎片,该雕像在西尼奥里亚广场的骚乱中受损。1527年,弗朗切斯科·萨尔维亚蒂和乔尔乔·瓦萨里两人修复了这些碎片,大约十二年前,大卫雕像得以修复。

左翼致敬

左翼致敬

在经过大卫雕像后向左转,走廊两侧排列着众多艺术作品,值得驻足欣赏。

左侧是您首先看到桑蒂·迪·蒂托的《基督下十字架》(油画,约1590年)。这幅大型画作描绘了基督下十字架的场景,各各他山的十字架在背景中宁静的天空下清晰可见,仿佛框住了前景的哀悼空间。基督的躯体几乎完全躺在地上,由圣母托举着,一侧是施洗者圣约翰,另一侧是亚历山大圣凯瑟琳与捐赠者,后者身着精良盔甲,盔甲上饰有圣斯蒂芬骑士团的标志。这位捐赠者是来自西班牙的埃尔南多·萨斯特里,其家徽出现在画面右下角的盾牌上,他于1576年获此殊荣。这幅画捕捉到一种深刻的沉思与思考氛围。置于画面极前景的骑士,左手向前伸展,将画面与观者相连——在此情境下,观者被带入沉思之中,并被鼓励情感投入。在2003年修复前,厚重的覆涂层遮蔽了大部分背景景观,使天空与十字架消失,破坏了空间感知及其与周围环境的关联。画板左下角可见桑蒂·迪·蒂托的签名。

144

右侧是一幅布隆齐诺的《基督下十字架》大型画板。这幅作品是由科西莫一世·德·美第奇委托为位于托斯卡纳海岸外的埃尔巴岛上的波尔托费拉里奥教堂创作的。这幅大型画板是通过船运完成运输的:首先沿阿诺河运至比萨港,随后横渡公海抵达最终目的地。1561年,布隆齐诺与其助手亚历山德罗·阿洛里共同完成了这幅画作。

他的签名位于画作左下角一个醒目的绿色花瓶上。画面构图自上而下,描绘了基督从十字架上被卸下的瞬间;通过优雅蜿蜒的线条,引导观者目光聚焦于画面中央哀悼的人群。基督苍白的裸体及其雕塑般的强度,尤其是精雕细琢的躯干,都体现了布隆齐诺受米开朗基罗影响的痕迹。

2003年的一次清洁工作去除了覆盖在原画表面的重要层厚重重涂层。修复前,左上角各各他山后方背景中的坚固城市无法辨认。此处可能描绘了波尔托费拉里奥,该城在科西莫一世统治时期为抵御海盗入侵而建有三座坚固堡垒。左下角向外凝视的胡须男子被确认为布隆齐诺的自画像。继续阅读,了解这幅画作近期修复过程中的有趣细节。

144

右起第三幅是亚历山德罗·阿洛里(Alessandro Allori)于1572至1578年间创作的《报喜图》,油画木板作品。蒙特多米尼修道院(Convent of Montedomini)委托此大型面板画,献给劳拉·德·帕齐修女(Sister Laura dei Pazzi),描绘了16世纪佛罗伦萨典型的简朴报喜场景。画面构图中,加百列天使站在一朵微云之上,跪向圣母玛利亚,告知她将成为基督之母。他用右手向玛利亚献上一支白百合(Lilium candidum),象征纯洁,同时用左手指向从天而降的圣灵。上方,天使们正从天而降,撒下各种鲜花。画面的细节之处,一个缝纫篮的出现增添了吸引力,而天使面前嵌入的精美刺绣细节则进一步突出了画面的精致。

在这段重新撰写的文本中,您会注意到语言使用更加精致,句子长度和复杂度有所提升,但仍未达到人类水平的输出质量。

第四幅作品是亚历山德罗·阿洛里(Alessandro Allori)的《圣母加冕》(油画,1593年)。在这幅画中,艺术家以极具装饰性的花卉元素,以鲜艳多样的色调和微妙的明暗对比,为圣母加冕这一主题营造了理想而欢乐的背景。该作品受委托为佛罗伦萨圣莫尼卡教堂创作。

色彩缤纷、优雅明亮的天堂景象向我们展开,各类花卉以人类已知植物的多种品种呈现;它们在观者面前绽放香气,揭示其神秘意义。中世纪时期,当艺术家受灵感驱使以花卉作为象征时,准确的细节尚不为人所知;因此,这些画作只能通过神圣启示而非观察完成。美第奇家族对科学的赞助最终推动了这种植物艺术的发展:它激发了画家们对花卉题材的兴趣,他们试图以真实自然的方式展现自然,并需要准确的植物图像。

亲自参观大卫的致敬展

尽享阿卡德米亚美术馆的完美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