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的奴隶

这四座雕塑通常被称为“囚徒”,在英语中更常见的名称是“奴隶”,创作于1519年至1534年间,原本是为德拉罗维拉家族的教皇朱利叶斯二世宏伟陵墓所订制的装饰作品。然而,由于该项目最终未完成且从未达到高级阶段,这些作品一直留在米开朗基罗的工坊中。

米开朗基罗去世后,这些雕塑被托斯卡纳大公科西莫一世·德·美第奇(Cosimo I de’ Medici)收藏,并与其他作品一同被安置于波波利花园的布昂塔伦蒂洞穴(Grotta del Buontalenti)。直至1909年,它们被转移至乌菲兹美术馆(Galleria dell’Accademia),如今作为馆内主廊通往观礼台(Tribune)的丰富藏品之一供游客欣赏。

在《奴隶》系列中,这件作品被认为是最具表现力和动态感的杰作。当您从左侧走过时,这是四名囚徒中第一个也是最不清晰的形象。身体似乎在扭动着挣脱束缚,努力从包裹它的石块中挣脱出来。这充分展现了巨大的潜在能量。米开朗基罗曾表示,他只是雕刻掉阻碍他看到石块中已存在形态的部分。从明显的象征意义来看,这可能代表人类与自身肉体限制的永恒斗争,或是肉体对精神的束缚。仔细观察可发现石块周围有凿痕,尤其在米开朗基罗从后方完成雕刻时的工作区域。

这尊囚徒的形状正逐渐从大理石块中显现出来;胸膛和头部的强大肌肉与扭曲表明,这个人物正在努力摆脱材料的重量,摆脱自身的限制,以求升华。这是米开朗基罗艺术哲学中的核心理念。雕塑家凿子和锉刀留下的工具痕迹,使大理石几乎成为一个绘画表面,赋予其价值,同时增强了其与光线的互动。

购买门票和导游服务

浏览整个体验目录